close


html模版“理解中國”的雙重內涵:中國人同樣需要“理解”中國
2017-03-21 05:59 來源:光明網-《油煙處理設備光明日報》

【讀書會】

編者按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正在陸續出版的“理解中國叢書”,邀請知名專傢學者選取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從經濟、政治、宗教、生態以及古代歷史、哲學、文化等多個角度,簡明扼要地向國內外讀者闡釋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文化。現已先後推出蔡昉的《破解中國經濟發展之謎》、房寧的《中國的民主道路》、卓新平的《中國人的宗教信仰》以及李培林主編的《中國社會巨變和治理》等十餘種著作。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日前,北京大學哲學系小木屋建造教授、儒學研究院副院長幹春松撰寫的《中華文化簡明讀本》出版,成為“理解中國叢書”的新成員。在該書的出版座談會上,與會專傢學者圍繞如何闡釋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發表瞭不少真知灼見。本期《讀書會》摘編部分發言,以饗讀者。

《中華文化簡明讀本》幹春松 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自我理解是自信的基礎

幹春松(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儒學研究院副院長):兩年前,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約我為“理解中國叢書”寫一本《中華文化簡明讀本》(以下簡稱《讀本》),我特別忐忑。對於學者來說,寫一本相對通俗的作品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既不容易寫,又難以在專業的評價系統裡獲得認可。另外,此前有許多前輩涉及過類似的主題,比如王力先生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張岱年先生的《中國文化概論》,葉朗、朱良志兩位先生的《中國文化讀本》,在市場上和學界都有很大影響。

怎麼寫出一個符合“理解中國”主題的著作?在我看來,“理解中國”不僅要讓別人理解我們,還包含著中國油煙處理設備人的自我理解。一百多年來,在不斷地自我否定以後,我們中國人對自己的歷史文化的認識已經有瞭很大偏差。如何把傳統文化的精華比較生動地描述出來,是這本書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安靖如(美國威斯裡安大學哲學系主任):相對於外國人理解中國,中國人理解中國確實更重要。我第一次到中國,是1986年在南京大學做留學生的時候。有一次在火車上坐硬座,車上的中國乘客問我為什麼到中國來,我說因為對中國哲學有興趣,他們說:“啊,那就是馬列主義。”這是當時很多中國老百姓所瞭解的中國哲學。現在,中國高鐵比過去的火車好瞭很多,中國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當然也有進步,但是好像很需要更進一步、更深層的瞭解,所以《讀本》對於中國人理解中國也很重要。

趙劍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在全球化的進程中,無論外國人還是中國的普通百姓,都應該對中華文明有所認識和理解。《讀本》從器物、制度、思想、藝術審美這四個層面把握中華文化,用20多萬字的篇幅重新梳理瞭中華文化的脈絡,使其成為一本適合大眾閱讀的中國傳統文化基本讀物。

汝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人有必要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一個系統的瞭解。我們現在老是講,要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首先我們自己要瞭解自己,這樣才能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和信心。

西周利簋銘文腳底按摩拓片 資料圖片

文化是多層次的主體

李德順(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讀本》講中華文化,秉持的是一種大文化觀。人們對文化的理解不太一樣,倫理學傢講的文化主要是道德,美學傢講的文化主要是藝術審美。器物、制度、思想、藝術審美這四個層次是一體的,共同構成瞭“中國式活法”。有瞭這樣的大文化觀,我們就不會拘泥於一傢一派、一時一地的思想和學說,能夠講出中國文化的精神氣韻來。

現在講中國傳統文化的書很多。有一些不靠譜的作者,過於癡迷中國古代的某些輝煌片斷,沒完沒瞭地自我把玩,自我欣賞;有的作者又極度自卑,認為西方什麼都“高大上”,看不清現在中國人為什麼活得揚眉吐氣。《讀本》體現出一種平等的對話姿態,平心靜氣地講述中華文化的來龍去脈。你得對中外文化都比較瞭解,才能知道給人傢說什麼,不說什麼,怎麼說。

汝信:我們要以一種新的精神來對待中國的傳統文化,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要有鑒別、有揚棄地繼承。徹底否定傳統文化,是最要不得的。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防止另外一種傾向,就是原封不動地公寓整修專業規劃網-小坪數浴室設計,老屋翻修,舊屋裝潢,舊公寓裝潢,老公寓翻修,舊公寓整修,公寓空間規劃恢復傳統,墨守成規、故步自封也是沒有出路的。

陜西西安出土的唐三彩 資料圖片

“理解中國”的世界價值

安靖如:雖然很多美國老百姓對中國瞭解有限,但我發現美國的大學生對中國非常有興趣,尤其是傳統文化和哲學。我在學校開的先秦哲學、宋明理學課程,選課的學生總是很多。他們不隻是有興趣,而且是能夠真正理解中國哲學。在一次宋明理學課上,我們談論瞭朱熹,有一位女同學課後跟我說,這堂課是目前為止她在大學裡上的“最有相關性”的課。我很吃驚,近一千年前中國學者的思想,怎麼會與21世紀的美國有相關性?她說,自己沒有受過什麼宗教教育,這是第一次有機會比較系統地思考應該怎樣做人。當然,她不會馬上變成一個儒者,但她已經對中國的儒傢思想有所瞭解,甚至用來思考自己的人生。“理解中國”的重要性,已經超越瞭經濟、政治領域,我的很多美國同事和學生都有過類似經驗。

幹春松:《讀本》的最後一章是《中外文化交流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這關涉到不同文化之間應該如何互相理解,核心觀點其實是接受瞭費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的想法。我們現在提倡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個人認為,中華文化的確可以成為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的思想資源。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觀念是中國人整體思維和天下情懷在處理多元文化關系時的一種體現。中國古人相信“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追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因此,在處理不同的事物之間的關系時,要求推己及人,有一種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共同體”意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國傢與國傢之間既互相獨立,但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濟關系。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不是要否定不同國傢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社會制度的分歧甚至對立,而是呼籲人們通過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而進行有序競爭,通過理性的選擇,超越個人、民族和國傢的利益,超越制度、觀念和信仰的束縛,尋求最大限度的共同利益,避免以損害別人的利益來滿足少數人的欲望。

汝信:荷蘭學者皮爾森提出過“文化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的觀點。他意思是說,任何文化都需要不斷創新發展,如果停滯不前,喪失瞭創新的活力,就會衰亡。在當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們主張世界文化應該多樣化,交流互鑒,共同發展。中國現在的文化建設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

同時應該註意的是,有人企圖用西方文化和價值觀來重新塑造世界、改造世界,侵蝕其他國傢的優秀文化。我前些時候讀到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的一本書《全球化與道德重建》就講到這種現象。德國是西方發達國傢,在文化方面也有非常豐富的傳統,但連德國人都感覺到有保衛德國傳統文化的必要。中國在吸收世界各國優秀文化成果的同時,當然也面臨著如何保持我們文化獨特性的問題。

《光明日報》( 2017年03月21日?16版)

[責任編輯:邱亭]

A45B178EFD6B8195
arrow
arrow

    gwd351i3k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